佛罗伦萨人钻石(Florentine Diamond),是最具历史意义的大颗粒黄色钻石,呈似梨形的双玫瑰琢型,共有126个刻面。
塔沃尼在1676年出版的《印度游记》第2卷中,曾经提到过这颗钻石,他认为这颗钻石是当时世界上第二大切磨钻石,重量仅次于大莫卧儿钻石,为13925佛罗伦萨克拉,约合137.25ct,钻石的净度很好,颜色呈柠檬黄色,产自印度。
佛罗伦萨人钻石是一颗充满传奇色彩的钻石,而且它的历史沿革错综复杂,且不很确切,流行着这样两种说法。
一种说法是:这颗钻石曾属于勇敢的勃艮第公爵大胆的查理( Charles theBold,1433-1477)所有。他酷爱钻石,并相信钻石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。因此,在他所经历的各次战役中,他总是携带着这颗钻石。但是,钻石的“神秘力量”,并未能使他摆脱战争的恶果,1477年,他丧命于南锡。
此后,一名士兵发现了这颗钻石,并把它当作无价值的玻璃,以1弗罗林的价格卖给了一个牧师。以后这颗钻石又以5000弗罗林卖给了印度果阿的商人,该商人又以1万弗罗林卖给了米兰摄政王。接着朱丽奥斯二世(Julius II)教皇以2万达克特买下了这颗钻石。
另一种说法是纽伦堡的法格(Fugger)家族曾以4.7万弗罗林的价格,买下了勃艮第公爵的黄色钻石和其他珠宝差及爵位帽子,这颗黄色钻石用于有钻石、宝石和珍珠制成的垂饰的主石。
1547年,法格择把这颗钻石卖给了英国国王亨利三世。亨利的女儿玛丽登基后,把这颗钻石送给了她的丈夫西班牙的菲利浦二世,他是大胆的查理的第四代后裔。这种说法似乎更可信一些,1880年奧地利的一份官方出版物中曾经记载了佛罗伦萨人钻石,并称这颗钻石曾是大胆的查理的财产。
关于佛罗伦萨人钻石,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那就是这颗钻石产自印度。经由君士坦丁堡到达罗马或亚历山大,再到威尼斯,归麦迪斯( Medici)家族所有。麦迪斯家族是文艺复兴时期,意大利最富有、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。
1736年,弗朗西斯·斯蒂芬( Francis Stephen )迎娶了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玛丽亚·特雷莎(Maria Theresa)。1745年,加冕成为奥地利弗朗西斯一世国王时,佛罗伦萨人钻石和其他钻石一起被镶嵌在一顶帽子上。因此,佛罗伦萨人钻石曾属于奧地利皇家珠宝,在接下来的100多年内,佛罗伦萨人钻石作为奥地利皇家珠宝,一直在奥地利王室代代相传。
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纳粹掠走了奧地利的皇家珠宝,并把它们藏匿在萨尔茨堡(Salzburg)附近的盐矿中。战后,这些珠宝被美国人发现,并交还给了奥地利。但佛罗伦萨人钻石却失踪了,没有在被归还的珠宝之列,有一种说法是这颗钻石被出售了,目前极可能落入了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钻石收藏家手中。
因此,佛罗伦萨人钻石,也是一颗失踪的历史名钻。
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协隆珠宝观点及价值判断。